多媒體

「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 — 潮汕篇」結業晚宴圓滿舉行 近30名學生親身展示赴汕頭學藝成果

基金一直致力培育及推動青年的多元化發展。今年再度與中華廚藝學院合作,於7月下旬率領近30名師生前往汕頭,參與「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 — 潮汕篇」,藉此讓學生更深入認識中華飲食文化,促進潮港兩地廚藝交流。是次為期八日的培訓於省級「粵菜師傅」 工程培訓基地 —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舉行,經過多位國家級及省級烹飪導師親自授課,學生更能全面掌握潮菜精髓。為表揚及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主辦單位特別於10月31日舉行結業禮暨晚宴。宴席上嘉賓雲集,共同見證中華廚藝學院學生精心設計並親自烹調的多道經典潮州菜式。

當晚出席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張國來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陳瑞緯先生、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行政總裁楊彬先生、中華廚藝學院院長葉漢鵬先生,一眾嘉賓對學生的廚藝及製作過程的投入給予高度讚賞,並肯定此計劃除了促進傳承中華飲食文化,亦提升青年在飲食界發展的技能及競爭力。

學生精心籌備潮菜盛宴 佳餚獲嘉賓一致讚譽

繼去年首次於順德舉辦的「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獲得業界及學界的廣泛好評,今年於汕頭學習的潮汕菜式悠久歷史及為粵菜的三大分支之一,於培訓計劃中學生更獲潮菜大師鍾成泉先生親身指導,獲益良多。而10月31日的畢業晚宴學生大顯身手,將課程所學的傳統菜餚,一一呈現給嘉賓品嚐,盡展巧手技藝。

盛宴伊始,先以四款潮式開胃小食:乾炸肝花、厚朥蠔烙、青瓜蜇花、黃金蟹棗,多樣風味喚醒味蕾。隨後奉上青欖花膠燉黃螺頭,湯品運用潮州特色青欖,入口微酸帶香,凸顯不同層次的味道。緊接是滷水拼盤,屬潮州經典菜式。接著學生以不同變化的烹調技術,泡制出多款各具特色風味的菜式,包括:油泡麥穗魷、老式煮炊魚、川椒鮮雞球、方魚炒芥蘭等。當然不少得著名主食沙茶牛肉炒粿條,以潮州沙茶醬的濃香,加上鑊氣十足,激發大家的味蕾。最後兩道經典潮式甜品:寓意團圓吉慶的潮汕鴨母捻及源於潮汕糖藝的反沙香芋條,令嘉賓享用了一頓圓滿豐富的潮式晚宴。

實地學習推動兩地廚藝交流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陳瑞緯表示:「感謝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及中華廚藝學院今年繼續舉辦『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為青年提供一個接受名師指導的機會,並促進粵港兩地廚藝的交流。民青局一直積極推展多元化的內地交流和實習計劃,從而協助香港青年親身認識祖國,充分把握國家重點策略所帶來的各種機遇,助力青年人追夢圓夢。」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行政總裁楊彬表示:「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一直致力支持青年於內地城市實地體驗及學習。今次計劃除了讓香港青年從中承傳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文化,更希望他們將其發揚光大。未來基金將繼續推動更多交流及多元化活動,助力青年拓闊視野,發展所長,成就理想。」

中華廚藝學院院長葉漢鵬表示:「這次培訓計劃帶領學生透過實地交流,掌握潮汕菜的技藝精髓及文化底蘊,結業晚宴上更展現了他們在汕頭之旅的學習成果。期望中華廚藝學院未來能與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進一步拓展交流的深廣度,讓香港青年廚師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拓闊視野,不僅促進中華美食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更為香港餐飲業注入新一代的創意與活力。」

學生收穫豐富 深入探索潮汕飲食文化

參與培訓計劃的中華廚藝學院中華廚藝文憑(QF 級別3)二年級學生劉展峰分享:「這次赴汕頭接受實地培訓,每天都選用當地新鮮食材來烹調各式地道潮菜,從醬碟與菜餚的巧妙配搭,到食材運用,都讓我對潮汕飲食文化特色有更全面的理解。我希望能將所學融入自己的創作,帶回香港,讓更多人感受到潮汕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華廚藝學院廚藝高級文憑二年級學生張心悅則表示:「這次培訓之旅讓我真正走進潮汕飲食的世界,我不但學習到多款潮州經典菜式,也提升了我的刀工與火候掌控。食材看似簡單,但烹調細節極為講究,多位潮菜師傅的無私分享讓我領略潮菜風味和烹調要訣,收穫豐富。」

「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 — 潮汕篇」除教授正宗烹飪技法外,亦安排多場研學活動。學生參觀了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及潮人潮菜研究院,並親身體驗國家級非遺文化 — 潮州工夫茶及亦欣賞英歌舞表演,全方位認識潮汕的飲食及人文特色。